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相划分及环境演化研究
作者: 龙跃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晚更新世  沉积相  环境演化 
描述:三角洲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对气候、海平面波动等变化较为敏感。大量第四纪沉积学研究表明,沉积记录中保存着其形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判别和信息提取,是理解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的重要前提,揭示了三角洲演化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为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利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托项目《我国典型海岸带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脆弱性评估研究》子课题《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选取位于现行黄河流路与1996年以前现行黄河故道之间潮间带的QSG孔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岩性描述、粒度分析、体积磁化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有孔虫分析以及AMS14C测年等综合分析,对QSG孔进行了沉积相划分,从中识别出河湖相、潮坪及滨岸沼泽相、浅海相、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相,并结合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资料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化补充了资料。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QSG孔位置可划分为从上至下六个沉积相:第一沉积相:1.8-3.3m三角洲平原相;第二沉积相:3.3-8.92m三角洲前缘相;第三沉积相:8.92-17.92m前三角洲相;第四沉积相:17.92-20.49m浅海相;第五沉积相:20.49-24.22m潮坪及沼泽相;第六沉积相:24.22-32.10m河湖相。本区环境演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4.22-32.10m):反映了末次盛冰期末期低海面时期,海平面达到最低,本区发育河流和湖泊沉积。随后,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全新世海侵刚开始时,本区的河流和湖泊作用仍然为主要作用,为干旱的氧化环境。第二阶段(20.49-24.22m):本阶段为冰后期海侵沉积,全新世海侵过程开始,海平面上升,海水逐渐侵入滨海平原地区,本区发育潮坪和滨岸沼泽沉积,沉积环境复杂。第三阶段(17.92m-20.49m):为高海面时期,距今7000年左右,随着海面的持续上升,该地区逐渐被海水淹没,呈浅海环境。距今约6000年海平面达到最高,且海平面上升速率下降,保持稳定。其间本区的海水水深加大,且同时还原程度增强,本区为陆架浅海环境。第四阶段(1.8-17.92m):为高海面稳定时期,对应1855年以来形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海平面基本保持稳定,黄河改道后带来大量泥沙在河口外堆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先后发育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黄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显示为氧化—还原环境交替。研究结果表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化对海平面的变化有所响应。结合本区已有的钻孔研究结果,基本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由陆向海发育演化的连续系列,为研究该区域海平面变化和环境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黄河三角洲地区野生大豆根瘤菌生物学特性及多样性研究
作者: 齐文静  学位年度:2012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野生大豆  根瘤菌  抗逆性  结瘤  多样性分析 
描述: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固氮效率最高、固氮量最多的生物固氮体系,生物固氮是大豆有别于其它农作物最重要的长处,种植大豆可少施化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拥有大量的盐碱化土地,多数土地土壤含盐量在1%以上,土壤呈弱碱性。而在这里散片式生长着一定数量的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野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种,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害、营养丰富等优良性状。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一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早在2004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了野生大豆自然保护区。目前,对这一地区野生大豆根瘤菌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从该地区20多个采样点采集了200多株野生大豆,从其根瘤中分离纯化出100株根瘤菌,对这100株野生大豆根瘤菌菌株的抗逆性、结瘤能力、结瘤广谱性、多样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刚果红培养基实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实验、3-酮基乳糖培养基实验、柠檬酸盐培养基实验、BTB实验、牛奶石蕊实验、唯一氮源利用实验,更加确定地将根瘤菌属与其他易于和根瘤菌属相混淆的土壤杆菌属区分开来。根据测定的野生大豆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生长速度,把编号为7K-8的菌株划分为慢生根瘤菌属,其余的为快生根瘤菌属。2、对所分离获得的100株菌株测定其酸、碱、盐、抗生素和温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00株野生大豆根瘤菌的抗逆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菌株3D-21、3D-24、3K-8、3K-23特小、K-5等对酸、碱、盐、抗生素、高温、低温均有较强的耐受性,这为选育抗逆性较强的优质菌株资源提供了基础。3、对这100多株菌株进行了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结瘤能力,但在结瘤能力大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并对它们的结瘤广谱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试菌株只能使野生大豆植株结瘤,而不能使同为豆科植物的花生、蚕豆植株结瘤,说明这些菌株具有结瘤专一性。4、选出几株结瘤能力较强的快生根瘤菌与编号为7K-8的慢生根瘤菌,对它们的抗逆性与结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尽管慢生根瘤菌7K-8的生长速度及抗逆性方面明显不及快生根瘤菌,但其结瘤能力并不比快生根瘤菌差,这可能与它的生活力强、菌苔粘稠丰满、不易退化有关。5、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确定这100多株根瘤菌分别属于α-变形杆菌中的中华根瘤菌,豇豆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其中中华根瘤菌占的比重较高,达98%,是该地区的优势菌群。6、采用RAPD技术对同为中华根瘤菌的30多株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同种而不同菌株间仍存在着明显差异性。
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关键技术实现
作者: 黄海挺  学位年度:2004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海洋环境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EOF分析   程序设计 
描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现已成为河口海岸带资源环境规划、管理、开发、研究的得力工具。传统的GIS擅长空间数据管理和图形表达,而科学考察研究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有更多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研究与开发基于河口海岸带考察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的实用化科研型海洋GIS,并以黄河三角洲为应用实例对象。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口海岸带环境的特点,然后根据作者的实践体会提出了研究开发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系统(Yellow River Delt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YRDGIS)的想法。接下来简要介绍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前人运用GIS等手段对本区域的研究工作,由此确立了研究与开发YRDGIS的意义、目标和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系统的研究开发内容并选取了相应的技术手段,然后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对系统设计开发中遇到的VC++与数据库管理、专题数学模型、VC++与MO集成、科学可视化分析和高级语言混合编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系统初步建立后以贯穿科学考察研究全过程的应用实例的形式展示了YRDGIS的功能和发展应用潜力。制定出海考察路线实例中运用了栅格图像配准和多源数据融合、图形编辑以及图件输出功能;针对单波束测深系统特点开发的单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模块实现了水深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获取;对累积的大量数据进行专题分析,目前发展了EOF分析方法为预测模式,并对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的恢复和预测作了探讨。另外对系统中CTD数据处理与拟合、ADCP数据处理与动态可视化分析以及常用坐标转换等功能模块作了简要介绍。 最后总结了本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系统的发展前景和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方向。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
作者: 黄波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刁口河流路  流路演变  海岸侵蚀  不等时距模型  海洋动力  海岸防护 
描述:黄河自1964年1月从三角洲北部刁口河流路入海,于1976年5月改走清水沟流路入海,行水历时12年5个月。刁口河海岸因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海洋动力综合作用、海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及工程建设、生产生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普遍而严重的海岸侵蚀。2014年与1976年相比较,刁口河口门陆地面积共侵蚀了307.56km2,年均侵蚀8.09km2。刁口河入海口门前岸线,在1976-2014年期间蚀退约9.88km,年均蚀退260m。本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问题,通过对历史监测资料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河口泥沙动力学及不等时距灰色模型GM(1,1),以泥沙输移监测数据、遥感影像(Landsat MSS, Landsat TM等,1976-2014年)及不同断面泥沙淤积监测数据为基础信息源,对刁口河流路演变成因及驱动因素、刁口河造陆及海域冲淤动态演变、刁口河岸线动态演变及海洋动力综合作用对刁口河河口泥沙输移的影响,分析刁口河附近海岸蚀退与岸线防护措施相互影响,探求岸滩侵蚀规律及淤蚀平衡剖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黄河三角洲刁口河入海流路的管理、岸线防护、黄河口的开发以及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黄河刁口河流路整个过程的入海水沙、岸线、海域地形、海洋动力特征等综合分析,探寻黄河河口刁口河海岸侵蚀及其对备用入海流路影响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1964年至1976年刁口河行河河道阶段性特征:改道后一片漫流、支汉无数→归股并汊→单股无汉→重新出汉并发展→改道。2、刁口河流路时期河口及海域冲淤变化特征为:净造陆面积约340km2,年平均造陆约28km2/a。3、刁口河流路停水后口门及海域冲淤变化:刁口河流路附近海岸线由于失去黄河入海泥沙的补给,一直处于不断蚀退过程中,陆地面积不断变小,2014年与1976年相比较,刁口河口门陆地面积共侵蚀了307.56km2,年均侵蚀8.09km2。4、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2015年~2024年10年岸线趋势预测:利用1976年~2014年对CS1~CS8测量的0m等深线起点距量算结果进行套绘,分析淤蚀变化,并根据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0m等深线起点距进行建模,预测的结果是:在不考虑海岸修建海堤的情况下,0m线年均蚀退94.4m,在考虑修建海堤的情况下,海岸不会发生蚀退,会由水平面上的蚀退变为垂直面上的侵蚀,浅海海域水深变深。5、海岸带防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针对黄河三角洲滩涂现状、海岸防护情况、工农业开发程度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相对脆弱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并以黄河三角洲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对象,提出了包括物理(焚烧、换土)、化学(萃取、化学氧化)及生物修复等湿地修复技术,对广泛应用于黄河三角洲的芦苇人工湿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6、黄河三角洲海岸防护研究:黄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岸段由于缺乏泥沙供给,总体处于不断蚀退的状态,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措施应该通过增加水底摩擦,或者通过在岸外建设防护工程来损耗波浪的动能,减小波浪对海岸的冲击,从而削弱波浪对岸滩的侵蚀。提出可采用的适合于黄河三角洲海岸防护措施有:海堤、丁坝、离岸堤等工程措施以及人工海滩补沙(即填沙护滩)、生物护岸等措施。7、刁口河附近海岸蚀退及岸线防护措施的选择及其对备用入海流路影响分析:由于海岸蚀退缩短了刁口河河长,增加了比降,对未来刁口河行水产生溯源冲刷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海岸侵蚀加大了海域容沙区域,增加了未来刁口河行河年限。
黄河三角洲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冲淤演变特征研究
作者: 黄明泉  学位年度:2007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桩西 黄河海港 海堤防护工程 泥沙运动 地形冲淤演变 
描述: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来沙量的减少,黄河三角洲海岸不断蚀退,滩地高程下降,使海堤、漫水路堤前水深加大,波浪作用加剧,给防护工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防护工程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胜利滩海油田的原油生产安全。目前,胜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有27.7krn的临海海堤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堤是较为突出的岸段之一。本论文在收集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实测资料推算、以及与实测结果的分析对比,分析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的泥沙运动和地形冲淤演变特征,为该岸段海岸防护工程加固方案的设计、施工及以后工程的灾害预测,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根据表层和柱状样品分析,得出了该海域沉积物横向、垂向分布规律、泥沙运动特征,分析了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力。利用目前工程上常用的POM流场模型建立了海域流场,引用根据实测资料推算的多年一遇波浪要素数据建立波浪场,并对二者进行耦合,求得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对海底的切应力,与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力比较,分析其冲淤变化。对于冲刷区域,选择适当的水深步长,迭代计算波流作用下的床面切应力,直到停止冲刷,计算出极限冲刷深度,得出该海域的冲淤演变特征。 计算发现,在25年和50年一遇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研究海域冲刷区域由西北至东南向呈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四个冲刷中心的特征。在桩106海堤北部有一较小的冲刷坑,极限冲刷深度达2-4 m;在桩古46堤前东北方向的冲刷中心极限冲刷达5-6m;另外两个冲刷中心位于黄河海港东南方向五号桩附近无潮点两侧,由于受无潮点的影响,冲刷深度较大,最大达8-10 m。堤根附近最大冲刷发生在桩古46海堤前,极限刷深量达2-4m,即水深达到6m左右。黄河海港西北方向海域25年和5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以15m和16m等深线为冲淤界限;黄河海港东南方向海域25年和50年一遇波浪作用下冲刷情况相比,变化不大,冲淤界线均在11m等深线附近。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叶瓣演化规律
作者: 魏晓燕  学位年度:2011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清水沟叶瓣  主河道变迁  岸线演变  水下三角洲  冲淤变化 
描述:本文利用多年的遥感影像、水深数据等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清水沟流路及叶瓣陆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而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清水沟叶瓣的演化规律,从而完善对三角洲及叶瓣演化规律的认识,并为清水沟流路下一步治理方向、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必要的参考。自1855年以来,黄河尾闾进行了10次改道,1976年改道清水沟然后1996年清8出汊,形成目前的清水沟流路。本文从遥感图像MSS754, TM432假彩色合成影像上,目视解译提取21年(22个时期)的清水沟主河道、高潮线与低潮线。根据河型、河长和人类控制下的来水来沙情况,可将清水沟流路主河道1976-2009年的演变划分6个时段: 1976—1981年河口湾充填阶段; 1981—1985年,自然状态下的单一归股阶段;1985-1991年,人工状态下的单一顺直阶段;1991-1996年清8未出汊前,人工干预下的出汊摆动阶段;1996—2004年,人工控制下的单一顺直阶段;2004-2009年,人工控制下的出汊摆动阶段。由于陆上三角洲和水下三角洲的分界线为低潮线,故采用低潮线为清水沟叶瓣岸线来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清水沟叶瓣岸线大体为逐步增长趋势,其中从1976-1992年是延伸较快时期,在1993年少许下降外,又开始攀升,其后在很小范围内波状起伏。从叶瓣岸线几经旋回中可看出,一般出汊当年岸线长度因河口快速淤积而增加,而下年因口门不稳定,来水来沙供应不充足受侵蚀导致岸线长度减少。对清水沟叶瓣陆上三角洲的演变过程,通过计算造陆及侵蚀面积来得到净造陆面积及净造陆速率、每亿吨泥沙造陆面积等并综合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976-1992年;1992-1996年;1996-2004;2004-2009年。每个阶段均大致呈开口向上的不对称抛物线,每个阶段都是因河道出汊摆动开始,此时年均造陆面积和泥沙造陆率最高,后期随着河道稳定方向延伸泥沙供应口门局部充足,而三角洲其他地区因缺乏泥沙供应而导致侵蚀,导致造陆面积和泥沙造陆率降低。而四个阶段相比,呈下降趋势。收集黄河三角洲从1976-2005年的实测水深数据资料,对水深数据进行surfer克里金插值,然后根据已绘出的历年高低潮线,结合已知莱州湾黄海零点与高低潮位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出各年的黄海零米线。然后将研究区各年水深数据中零米线以上水深数据全部归零。通过利用多年水深资料,运用室内处理软件对黄河清水沟叶瓣水下三角洲冲淤量进行计算(泥沙干容重近似取1.1t/m3),对研究区1976-2005年不同时段水下三角洲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绘图将研究区水下三角洲演化阶段划分为: 1976-1980年多淤积中心阶段; 1980-1991单一稳定淤积阶段;1991-1996年缓慢淤积阶段;1996年至今淤积、侵蚀同步阶段,水下三角洲堆积体有一个位于新河口的堆积中心和老河口的冲刷中心。通过对清水沟流路、清水沟叶瓣陆上三角洲岸线、於蚀面积及水下三角洲的演变过程分析,综合起来可将清水沟叶瓣划分为4个阶段:①1976~1980年为第一阶段。黄河改道清水沟初期,水流散乱,多股入海,无稳定流路,此时形成的水下三角洲形态狭长,且有多个淤积中心;②1980~1991年为第二阶段。分流河道基本稳定,形成单一入海流路,河道延伸,清水沟流路较为稳定前进,在沿岸潮流及科氏力作用下,主河道继续向东南方向偏移。此期间所形成的水下三角洲堆积砂体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形,长轴平行于岸线;③1991~1996年清8未出汊前为第三阶段,叶瓣发育进入晚期,造陆速率减缓,形态较为稳定。④1996年黄河清8出汊后以来,沙嘴延伸退缩,河道数次摆动,新河口的水下三角洲堆积体和老河口的水下侵蚀体均呈椭圆形。对叶瓣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有:河口来水来沙量、人工干预与控制、潮流、波浪等。并对来水来沙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遥感提取及最佳时相研究
作者: 高泽  学位年度: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遥感  土地利用/覆盖  信息提取  最适宜时相 
描述:土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了解土地资源的状况。遥感是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以及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黄河三角洲由于其特殊的形成特点以及生态环境的典型性和脆弱性,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区域。作为河流和海洋系统的连接地带,该区地类复杂多样,土壤盐渍化严重,耕地质量差且耕地、盐碱地、林草地等存在插花分布,地类光谱特征混杂,建设用地等小面积地类难以直接提取。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日益加深,水土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出现湿地萎缩、土壤盐渍化加重、水资源紧张且污染严重、植被减少、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着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影响着该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发展。在以往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常见的做法是利用该区某一时相或者几个时相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但对于从宏观范围,横跨一年的短周期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拟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研究区,以TM遥感数据为基础,将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对比,对黄河三角洲一年来的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分析,探讨该区地类信息提取的最佳时相和方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土地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垦利县为研究区,首先就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研究中的国内外现状做了概述,接着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后,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以2009年3月和6月、2010年9月和1月的TM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别使用了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和基于知识三种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研究区主要地类耕地、林草地、盐荒地、水域、滩涂和建设用地进行了信息提取,利用垦利县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年鉴和土壤养分含量图等资料,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得到了研究区春、夏、秋、冬不同时相和不同方法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类精度。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内容:(1)选取垦利县春夏秋冬四个时期的遥感影像,经图像融合、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图像裁剪等处理后进行信息提取,根据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和采用的遥感数据,结合研究区上地利用/覆盖特点,建立统一的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地类分为6种类型:水域(包括水库和河流)、林草地、建设用地、盐荒地、耕地(包括旱地和水田)、滩涂。(2)遥感是土地利用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能够很好的区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本文用四期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分析,总体看,采用3月份和6月份的遥感影像可较准确的提取出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3)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垦利县四期遥感影像的处理,在分析各地类光谱特征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和基于知识分类三种方法进行图像分类。结果发现,运用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和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提取地类信息,3月份的影像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1月份最低,为滨海地区土地利用分类和变化遥感监测时相选择提供了依据。(4)通过对比3月、6月、9月、1月四期影像的分类精度,结果显示,运用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得到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最高,总体精度分别为91.43%、89.71%、88.80%和79.71%,Kappa系数分别为0.8931、0.8649、0.8478和0.7239。(5)综合分析四期遥感影像分类处理的生产者精度、使用者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认为6月份的影像用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提取水域和建设用地最适宜,3月份的影像用基于知识的方法提取林草地、盐荒地、耕地和滩涂最适宜。(6)9月份影像由于耕地和盐荒地的光谱信息混淆非常严重,难以区分,故将二者合并。虽然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可以得到耕地和盐荒地合并后的较高地类分类精度,但由于二者的混淆,不宜选取9月份作为耕地和盐荒地信息提取的适宜时相。
考虑水泥土桩劣化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 高智珺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水泥土桩  劣化  长期承载力  复合地基沉降  渗透系数 
描述:在道路建设中,水泥土搅拌桩是软弱地基加固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专用设备将粉状或浆状水泥与地基土原位搅拌形成粉喷桩或浆喷桩复合地基。另外,《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规定:对滨海路堤,当路堤两侧有较大的水头差时,可在路堤中心设置防渗墙(厚度一般为300-400mm)进行防渗加固。然而,在滨海和一些内陆地区,如吹填造陆区,地下水的矿化度很高,甚至是矿化度大于50g·L-1的卤水,这将导致水泥土性能劣化。但是,目前相关道路规范中均未考虑水泥土的劣化效应,虽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79-2011)》中规定: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地下水具有腐蚀性地区时,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运用性。但是,如何确定其运用性,规范中没有给出具体的确定方法。因此目前缺乏含盐地下水地区水泥土桩全寿命周期承载能力预测方法,以及水泥土桩劣化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本文以黄河三角洲粉土地基为例,围绕滨海水泥土桩劣化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在对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下水质和土力学性质进行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利用试验、理论和数值分析等综合手段,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德高速盐水环境下水泥土搅拌桩为例,研究腐蚀性地区水泥土劣化情况复合地基的长期承载力,提出了一种预测腐蚀性地区水泥土长期承载力的方法,并将提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对,发现公式的预测性能良好;以黄河三角洲东营港滨海公路复合地基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不同桩径水泥土桩的劣化对水泥土复合地基沉降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桩径越大沉降越小,且水泥土桩的劣化主要对水泥土桩加固区的沉降影响较大,对下卧层的影响较小,对路基中间部分影响较大,边缘部分较小;基于达西定律,以中国青岛胶州湾海相吹填土为例,研究了水泥土劣化层渗透系数的早期演化规律,发现劣化深度的发展随龄期的增大显现出增加速率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水泥土劣化层的渗透性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
东营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有限公司ERP物资管理系统
作者: 高娜  学位年度:2016 学位授予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东营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有限公司ERP物资管理系统
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税收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高兆乾  学位年度:2015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西部经济隆起带  城市群  经济税收发展 
描述:山东省是经济大省,2013年山东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32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094美元。按照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山东省经济发展阶段已处在工业化阶段的成熟期。为更好实现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区域竞争力,山东省2013年8月份发布了《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范围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东平两县,将根据发展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发展高地。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是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提出较晚,而“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是因为“西部经济隆起带”所包含城市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像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就正在面临城市转型的巨大挑战。本文以城市群发展理论为依托,从近年来经济、税收数据及相互关系来观察和反映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现状,通过对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苏北经济区”的经济、税收总量、税收贡献率和消费总额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查找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税收发展上的差距、“西部经济隆起带”六市和江苏“苏北经济区”等城市群之间的经济税收协同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西部经济隆起带”城市群(城市带)内部协同发展、城市群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现状进行评估,以利于提出“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的合理建议、措施。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本部分在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第2章至第5章,是本文的分析和比较部分。在综述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税收发展现状,比较了西部经济隆起带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苏北经济区的经济税收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第6章至第7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构建了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税收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案例对西部经济隆起带经济税收发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加快发展的政策及建议。一是优化需求结构,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四是坚持深化改革,鼓励发展各类市场主体。五是要加强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促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职能作用。
< 1 2 ... 51 52 53
Rss订阅